2015美国留学之名校录取的“潜规则”

2015-01-08 10:56:58阅读:7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 (https://www.liuxue114.com/qinghua/)报道:数据显示,“常青藤联盟”录取率去年又创新低,美国名校的选才标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美国名校招生是否存在“潜规则”呢?以哈佛大学为例,对新生的素质有15个要求,包括求知欲、创造力、领导力等。这些标准也为其他的学校所效仿,美国名校的录取标准可总结为:学术能力、思维模式、领导潜质三项。但因文化、沟通、教育体制的差别,国内的学生与家长对此颇有误解。

潜规则一:考试高分≠学术能力

国内家长和学生习惯性把学术能力等同于考分,以为如果考了高分就有竞争力,哥伦比亚大学的招生官表示:“分数只是一个门槛,它所证明的是你能不能胜任在美国的学习。跨越了分数的门槛,招生官更看重学生的个性是否与学校适合。”据统计,2013年的美国top30名校录取竞争已经白热化,在这个范围内,排名先后≠申请难易,SAT2100分和3300分差别不大,最具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已经不是分数。

就学术能力而言,高分只是一件精美外衣,学生的人文素养才是其实质,它是一个人思考能力、逻辑思维的体现,这是很多名校注重却被中国家长和学生忽略的。由于目前美国名校的录取分数被越来越多优秀的申请者托高,学生应多看历史、社会有关的书籍,多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

潜规则二:如何博得名校青睐?

申请技巧是学生思维模式的体现,目前也越来越受招生学校重视。想了解申请人的独特性,他们就去看学生的个人经历。对此,学生们就会想办法丰富个人经历,国内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课外活动方面采取简单“复制”的方法,“文书”包装虚假和盲目化,这很容易被招生官识破。

这些看似丰富经历的行为,会使申请人失去自身的特殊性,一个优质的课外活动,无论是学校社团、社区服务、体育活动、暑期打工,只要变成一窝蜂的流行,就失去了竞争力。当多数人进行相同的活动时,名校无法从这些活动上分析一个学生的特质,便无法做出选择,只好放弃评估这些学生。

美国大学招生注重多元化,其核心就是:真实的独特的你。名校希望自己的学生多元化发展并具备特殊才能,留学专家指出,一个成功的名校申请,一定要把握特殊性的申请原则,让考官感受到你的特殊性。

潜规则三:中国式“领导”潜质弄巧成拙

在注重标准化成绩的基础上,所有顶尖学校都希望招到的学生具备领导力、沟通力、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其中,领导能力是学生能承担多大责任的展示,也是学生从进入学校一直到毕业后能够做出多大贡献的预测器。对此,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两个误区:1)用“课外活动”来思考和替代领导潜质;2)习惯用中国观念的“领导”二字去理解。

中国学生和家长会陷入一个误区,在中学的时候担任学生干部或社团领袖,职位越高、越重要,就具备越高的领导能力或潜在的领袖能力。实际上,“当官”不等于具备领导力。所谓的领袖或领导能力,是指在群体中具有号召力和带领能力、具有判断和执行能力,能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或倡议并能予以实现。因此,不需要当官,领导能力(领袖潜力)是在具体事件中展现的。在申请材料中加入你整个高中阶段,积极参与的某些活动并带领大家获得成功,或在你的建议或倡议下组织了一个小组从制定计划到落实计划、从人员的组织到任务的分配、从头到尾完成了一个项目并获某方面或某层次的奖励,这些也可以展示你的领导能力或领袖的潜力。

 

  你可能会感兴趣↓↓↓

 

预约看校
  • 姓 名:
  • 男孩女孩
  • 手机号码:
  • 微信号:
  • 学历:
  • 意向国家: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