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2 14:06:00阅读:226
王文炯,78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1964年开始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1980年至1983年任联合国教科文译审,1981年至1988年为香港《大公报》英文周刊特约撰稿人,1987年至1988年在美国贝勒大学任教,1995年至1997年任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2005年获中国翻译家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
主要研究成果:中译英代表作《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达赖喇嘛传》、《扎什伦布寺》、《西藏密宗的艺术》、《香港简史》(续及第四章)、《中国漆器》、《中国家具》。
·他的中译英代表作有《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达赖喇嘛传》等。
·78岁的他现在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在他的课堂上, 200人的教室往往座无虚席。
·二外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在二外一定不能错过几位老师的课,要不等于白来一趟”。 王文炯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当记者走进王教授的课堂,他正在对一句看似简单的中译英进行字斟句酌、透析入理地讲解,在这个能容纳200人的教室中座无虚席。年近78岁的王教授并没有选择悠闲的离休时光,而是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却无时无刻不神采奕奕。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文炯教授,聆听他的传奇人生,感受他的大家风范。
兵戎岁月:
“炸弹投到哪里,我们就冲到哪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时,正在北京外国语学校上学的二十岁的王文炯,血气方刚。于是,他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在志愿军中,他发挥所学,担任翻译工作。谈到这段经历,他说:“战争给人的印象是难以磨灭的,给人带来的锻炼更是无穷的。”
“锻炼”是王教授提到战争时着重强调的一个词。“敌人的飞机很厉害,我们为了防空袭,队伍经常夜行。朝鲜那儿地无三尺平,大冬天天冷路滑,行军很困难。地面被敌人炸的炸弹坑有一间房子那么深,许多战士一不小心就会摔到坑里面。”
“战争中,人们都不那么自私,大家都互相帮助,这是很自然的。”在志愿军中的战友情也让王教授难以忘怀。“有的战士受伤了,走不动,我们就背着他。要是敌人空袭,上面投炸弹,我们就赶紧把他搁地上,趴在他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因为他走不动啊……”
“那时整个北朝鲜都是战场,没有什么前线后方之分。敌人搞那个carpet bombing(地毯式轰炸),我们听那个炸弹投到哪,我们就冲到哪去!那是因为要赶紧冲过去救人啊!那时根本不会本能地跑开,我们想到的就是赶紧救伤员……”
初为大学老师:
“对未来没有太多憧憬,就是想长大以后为社会做点事。”
朝鲜战争结束,王教授在完成大学学业后,成了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当我们问到王教授为什么想成为一名老师时,他爽朗地笑了。“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国家分配工作,当老师不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
“那您年轻时有没有对未来充满想象呢?”记者问。
“肯定是有些想法的,但对未来并没有太多憧憬,就是想长大以后为社会做点事,不要做个无用的人,不能给家里丢脸。那个时候国家分配工作,所以个人的事情我们不想那么多,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老想着赚钱、买房。”
“其实当初的分配工作和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是各有利弊的,毕竟现在制度换了,人才流动更加自由也是有好处的。个人找工作花费的时间成本较大,但是选择性强。”
上一篇:布朗大学——二外学子的梦想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