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5 18:55:20阅读:200
特别感谢松针博友前一阵在我的博客上发表的评论,里面提到了今天我们很多家长面临的困惑。我也和大家一样面临这些困惑,呵呵。困惑真是一件好事,第一说明我们在思考,没有思考哪来困惑?第二说明我们选择多,不知选哪个,所以才显得困惑特别多。比如我们吧,就比大多数家长面临的择校困惑还要多些。拿高中来说,瑞面临北京公校,部分家学,北京的国际学校,美国公校,美国网校,美国私校等等选择。如果是在美国本土的学校,还要决定哪个城市。
去年春季,瑞在美国读书一学期,那时我和瑞爸爸还在以开放的心态考虑美国精英私立高中。春假时,带瑞在华盛顿DC游学,我们还试图去Sidwell Friends 私校看看。那里历来是DC地区很多政界要人,包括奥巴马总统,为自己子女的选择。后来因为赶上Sidwell Friends 也同时放春假,没有去成。当时我显然还没有排除美国私校的选择。但是几个月后,在美国完成整个高中的选择我已经不考虑了。这也就意味着不能选择美国精英私校,因为选择它们就意味着高中四年的承诺。我能做出这个决定,就是因为我再次审视了教育的本质和要素、我们家的生活和教育方式、还有每个人的特点。审视之后,我们原则上作出了全家未来几年主要在北京生活的选择。这个选择不是因为美国精英私高不好,而是因为瑞爸爸的工作固定在北京。如果瑞去美国上高中,我们不会让青春期的他单独回美国去过住校生活,因为风险实在太高。这就意味着我需要陪着瑞去美国生活,也意味着我们家不能有正常的完整的家庭生活。
松针谈到北京有一批孩子,在拼美国的私立高中,这个选择我当然可以理解。毕竟有种说法,来自高度赞扬美国精英私校的美国人,说这种教育是the best education money can buy (钱能买到的最好的教育。当然不是给钱就能买到的,录取要求非常高)。从精英私高毕业,本科上美国名校的概率很大,而且高中获得的人脉也是宝贵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未来的前途好像看起来更光明和清晰一点儿。真的是有吸引力的啊!那么我是怎么摆脱了美国精英私高的诱惑呢?
我很喜欢我前面引用的那个说法,就是“钱能买到的最好教育”。这个说法比较严谨,因为它在说:即便是对高度赞扬精英私高的人来说,这种教育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教育,而是“钱能买到的最好教育”。为了这个“钱能买到的最好教育”,我是否会让瑞牺牲掉很多无价的宝贵家庭教育呢?这成为我思考的关键。我的答案最后是相当明确的。根据我们家的情形,在瑞从青春期到十八岁这个关键时期,作为父母,我们在价值观和理性思维上给瑞的家庭教育是无价的。如果我们放弃整个家庭在一起生活,不能说一定对瑞的未来不好,但是风险比较高,而且两地分居的生活搞得大家都很辛苦,带给家庭每个人很大压力。这样一来,我们就决定留在北京了。我想,也许很多家庭都面临和我们同样的困惑,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不能替别人做出选择,我只能为自己做出选择。所以这里只是分享我的思路和想法,如果能对大家有参考价值,我就很高兴了。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事实上我也因此经常受到朋友们的“批评”,说我下结论太快。这怎么说呢?一方面是我的性格,但是更多的源于我以前在美国做科研的思维习惯和节奏吧。其实不是下结论快,是建立假说、推翻或者修改假说的节奏比较快。当然假说被证实后,就成了结论了。从读博开始,我们做科研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有新的数据出炉,接下来就是审视数据,建立假说、推翻假说或者修改假说,这样才能设计出下一步(经常是第二天)的实验。我们不能和博导说,对不起,我想不清,我把问题放一放哈,那就意味着科研停下来等着你?那可就真的成了笑话。真要这样对博导说,开个玩笑,博导马上会“量化”地问,啥时候你能想清楚呢?准备把问题放到猴年马月呢?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下结论,而且不仅几乎每天要下结论,结论准确度也要高。错了,就意味着下一步的实验跑错方向,那就要浪费时间、精力、金钱、资源。如果经常错,科研的成本要多高呢?还能在预定时间和核算内发论文、拿到学位吗?所以,长此以往,在这种训练中,我就形成以“天”为单位的节奏了。当我集中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每一天都有新的进展。当然,每位朋友做决定的思考方式和节奏都同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有关系。我发现许多朋友喜欢“搁置”问题。想不清的时候,喜欢把问题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可能情形变了,或者自己顿悟了,也就找到答案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让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我不能要求不同背景和训练的人有同样的解决问题方式。但是我很喜欢我自己的这种方式,感觉效率相对高些,过程严谨些,也避免事情拖长后可能带来的各种复杂情况和损失。因此我非常感谢美国的科研经历所带给我的训练,它是让我受益一生的,也绝对希望孩子得到这方面的训练。这样他未来面对任何问题,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的,他都有一个有效率的思考套路。这和我们国内总是号召的大家要有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等等,当然是一致的。有意思的是,在美国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口号,因为对西方人来说,只有这一种思维模式。比如美国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一定程度的理性思维教育,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当然已经逐渐融化在知识分子的血液中。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越高,或是社会阅历越丰富,这种训练就越扎实。我当年所处的美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文化,都不太允许搁置问题,至少不允许公开说,否则会很容易被视为没有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这方面的能力绝对不是只适用于科学界,各行各业还有生活上都如此。有一个特别说明问题的例子:美国的商界,比如华尔街或者一些著名的商业咨询机构,都喜欢招科学博士。他们的帐算得非常清楚:培养一个能有效率地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需要很多年。但是对这些博士进行商界知识的补充,最多只需要一年。所以招来科学博士,一年(而不是几年)后就能独当一面地解决难题,何乐而不为呢?
结论来得快,不免就容易让人问,“你考虑周全了没有?”我也很同意要尽量考虑周全,就是尽量想到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但是到最后,到底在国内上高中还是美国私高对孩子的前途更好这种问题,就算是你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把所有的利弊全都列在一个表内,反复看,恐怕还是没有结论。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的因素到底占多少权重,都是很难衡量的。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一团困惑,下不了什么决心,弄不好还会因小失大。你想不清的话,也就只好放一放了。然而我上面的思考过程却不太一样。我是抓住一个关键点,而这个点已经足够决定了假说的命运。我们以前做科研的时候也一样,每个假说有它相应的关键点,那个点的数据一出来,很多时候就决定了假说是去还是留,或是被修改。我们没有时间,也不会花时间再去把所有的非关键点也放到天平上。所以看似我的结论来得快,可是我并没有忽略最重要的关键点,这样做出的决定当然也就相对来说比较明智。
还有一种角度,就是从确定与不确定的角度、回报与风险的角度去看。比如上美国精英私高,确定对孩子的前途有利吗?答案是:前途不确定,但是风险高却是确定的。上美国私高,对孩子本身其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在美国工作近二十年,我了解美国文化的一些重要特点:它的文化有非常包容的一面,但是也有狭隘的一面。它的包容表现在美国是个大熔炉,容纳着全世界各民族的人,很多是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但是它的狭隘,表现在对你的外表、行为和思维模式上有着各种具体的规矩和套路,也有很多潜规则。当然很多规则都非常好,不管是明的还是潜的,非常理性、人性化,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文化总体来说,在本土能“镇住”来自全世界各民族的人和优秀人才。但是有些规则就丝毫没有必要,比如,不夸张地说,规则可以具体到穿什么色系的袜子是入流的,什么是不入流的。。。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青少年的文化所带来的Peer Pressure(同伴间的压力)非常大,对于还没有完全找到自我的青少年来说风险也就特别高。第一,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更容易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懂得对别人是否足够宽容和理性。第二,青少年被施压的时候,因为自我还没有成熟,容易丧失自信。自信是成才的重要元素,一旦丧失,重建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第三,美国人表面上要保持“礼貌”,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不会轻易当面指出来,觉得那样太给当事人难堪,但会在背后议论(所以礼貌加了引号)。有些事经过不知多少渠道再传到被议论的青少年耳中,杀伤力更大。第四,大家知道美国精英私高的学费非常贵,纨绔子弟又不容易进去,所以那里相对来说集中了富裕家庭的精英孩子。他们和我们戏称的国内"富二代"不同,美国的很多富家子弟待人接物等等规矩更多更大。规矩多,加上学业重,竞争压力大,就必然造成新成员的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很重,很难适应,会容易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去抗衡这样的冲击,需要非常强大和成熟的内心,对一个成人都是挑战,更不要说孩子们。事实上,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都见到过失败的例子——来自美国良好家庭的孩子,在精英私高因为不适应而崩溃的例子。崩溃,用现代医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患上了某种精神疾病,通常是忧郁症、焦虑症之类的。对于来自纯粹中国文化背景的孩子,美国精英私高的特点决定了它更是一个高风险的路径。中国孩子到了那里,刚开始必然会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那么不知所措。当然高风险不等于失败。事实上,高风险和高回报经常是捆绑在一起的,没有高回报的诱惑,谁会想去面对高风险呢?股市是最好的一个例子,精英私高可以是另外一个例子。它有着高回报的诱惑,但是其实回报是不确定的,而高风险却是确定的。何去何从,家长自己选择吧。
我们总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们也可以说,美国精英私高有风险,把孩子送去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