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如何面对“双语危机”

2014-01-14 10:38:30阅读:29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语言的荒疏是人的本质之被戕害,是人与语言的关系出了问题。现在,一些海归以及正在海外读书的留学生遭遇双语危机,或可看作是使用两国语言的人与两种语言的关系出了问题。

  这种问题首先表现在听似流利,说似流畅,一旦脱离发言稿,许多留学生就不会说话了。他们在国外读书、打工、生活,一般日常会话基本上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专业语言以及有关时政、经济等等的表述,或者是只能听个似是而非,或者是听候似懂半懂无法用中文准确地表述,或者是干脆听不懂。他们学习第二国语言时,忽视语言交流的细节,对于自身所处的角色变化是否使用适当的语言措辞,与人交流中是否正确使用敬语与谦语,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都重视不够。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很简单,但是能说一口漂亮的外语则成为他们的第一大困扰。

  这些问题其次表现在母语基础的不扎实,让他们成为语言上半身不遂的混血儿。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20115月发布的《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学生人群中存在汉语书写能力退化、母语教育弱化、语言应用能力下降等问题。而留学生们在踏出国门之前大部分都接受过九年义务制教育,对于母语的听、说、读、学基本不成问题。但是,一旦踏出国门以后,在极少使用母语环境下,他们处于入乡随俗的境遇,回国以后也自然而然地使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使用洋泾浜中国话交流,在写文章、报告时多有错字,语句不通,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成为了十足的语言混血儿

  概括说来,提笔忘字,落笔错字,看见中国人说外语,看见外国人说中文,外语不精通,国语不流畅,已经成为时下海归和留学生的一道风景线。目前,国内外有些企业在吸收海归以及应届留学生就业的时候,要求他们参加汉语能力测试,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

  如何解决双语危机的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出现在海归和留学生的头脑中。唐代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因为杜甫熟悉语言,才会有神来之笔。语言是文化唯一的载体,从母语入手脚踏实地的夯实基础,再以扎实的文学功底攻克外语,如同行云流水般活用两国语言,这是每位海归和留学生的梦想。但是,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而不是一块留洋的招牌就能解决的。

预约看校
  • 姓 名:
  • 男孩女孩
  • 手机号码:
  • 微信号:
  • 学历:
  • 意向国家: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