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啊,你慢些走:“拾光小屋”成长记

2014-03-19 12:41:36阅读:133

“拾光小屋”的设计和装修是绝对的DIY。

薄荷绿的墙漆、蓝白条纹的布艺窗帘、纯白的整体书架、精巧的茉莉香薰,处处烘托出宁谧的氛围。“可以说,小屋从最初的四白落地到如今的舒适实用,都是同学们花费心思、亲力亲为的结果,”学生处住宿辅导中心东风社区社区长王志凯同学不禁感叹。

装修的那段日子,是大家最崩溃但也最难忘的记忆。“宜家家居、大钟寺建材城这些地方隔三差五就要跑一趟,新浪家居页、淘宝家装频道成了最常去的网站,”王志凯说,“比如窗帘,原以为只用挑选个花色,没想到用料、轨道材质、布带、花边、挂钩等等都有学问,”为了能节约成本、保证质量,“施工队”的同学们个个都在恶补装修知识,“武装头脑,谨防上当。”

经过近四个月的前期准备,“拾光小屋”终于在2012年12月底建成开放,成为继“朋辈小屋”之后的又一个公寓成长辅导平台。周一至周六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半,晚上六点半到十二点,小屋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书籍静静等待读者到来。

安静阅读,在这里缓解紧张的日常生活

下午两点,商学院2010级学生林葱郁准时出现在“拾光小屋”。先给绿萝浇上点水,把散落在桌上的《宅兹中国》和《万物简史》放回到书架上对应的分区,再把小屋里里外外扫上一遍。忙活了二十多分钟才把一切收拾妥当,小林从书架上取出《货币的非国家化》,坐下来仔仔细细地读。这是他每周四下午的“必修课”,上次读到了第七章:法律拟制与有缺陷的经济学理论。

林葱郁并不是“拾光小屋”的读者,至少不能算是普通读者,他是小屋的志愿管理员。当初在人人网上见到招聘信息,小林马上就报了名,服务到今天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来小屋值班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固定节目,跟上课、睡觉、打游戏一样,”小林说。

“拾光小屋”的设计和装修是绝对的DIY。

薄荷绿的墙漆、蓝白条纹的布艺窗帘、纯白的整体书架、精巧的茉莉香薰,处处烘托出宁谧的氛围。“可以说,小屋从最初的四白落地到如今的舒适实用,都是同学们花费心思、亲力亲为的结果,”学生处住宿辅导中心东风社区社区长王志凯同学不禁感叹。

装修的那段日子,是大家最崩溃但也最难忘的记忆。“宜家家居、大钟寺建材城这些地方隔三差五就要跑一趟,新浪家居页、淘宝家装频道成了最常去的网站,”王志凯说,“比如窗帘,原以为只用挑选个花色,没想到用料、轨道材质、布带、花边、挂钩等等都有学问,”为了能节约成本、保证质量,“施工队”的同学们个个都在恶补装修知识,“武装头脑,谨防上当。”

经过近四个月的前期准备,“拾光小屋”终于在2012年12月底建成开放,成为继“朋辈小屋”之后的又一个公寓成长辅导平台。周一至周六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半,晚上六点半到十二点,小屋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书籍静静等待读者到来。

安静阅读,在这里缓解紧张的日常生活

下午两点,商学院2010级学生林葱郁准时出现在“拾光小屋”。先给绿萝浇上点水,把散落在桌上的《宅兹中国》和《万物简史》放回到书架上对应的分区,再把小屋里里外外扫上一遍。忙活了二十多分钟才把一切收拾妥当,小林从书架上取出《货币的非国家化》,坐下来仔仔细细地读。这是他每周四下午的“必修课”,上次读到了第七章:法律拟制与有缺陷的经济学理论。

林葱郁并不是“拾光小屋”的读者,至少不能算是普通读者,他是小屋的志愿管理员。当初在人人网上见到招聘信息,小林马上就报了名,服务到今天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来小屋值班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固定节目,跟上课、睡觉、打游戏一样,”小林说。

“拾光小屋”由公寓辅导员主管、自管会协管,实行志愿者机制。据社区长王志凯介绍,东风七楼共有三名志愿辅导员,全部来自本楼。三人分工有序,他自己负责收集读者反馈,结合同学们的意见不断完善小屋,另外两名辅导员则主要负责小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我们还会一起策划活动,比如‘拾光生日会’等等,希望能不断充实小屋的功能。”

下午三点二十分,“拾光小屋”迎来了今天的第一位读者。“同学你好,麻烦你在这里登记一下”,小林说着将登记表递过去,“这里的图书是不能外借的,所以每一位读者都需要做好登记。”

整个下午,林葱郁和这仅有的一位读者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周四人不多,阅读环境会相对宽松一点,”小林说他之所以应聘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希望约束自己,在紧张的学习和实习之余不放弃阅读的习惯。半年来,小林只请过两次假,“安静的阅读时光其实是对自己紧张生活的一种缓解和犒赏,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坚持。”

众人拾柴,让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留在这里 

相比于“朋辈小屋”在全校的知名度,“拾光小屋”在建成初期显得有些“不为人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小屋的功能、定位和开放时间等信息,宿舍辅导员和自管会同学为拾光小屋举办了“生日会”等一系列“推介活动”。在这样“拟人化”的推介中,同学们增进了对小屋的亲近感,越来越多的同学光临小屋看书、讨论。东风七楼327寝室的一位同学这样评价:“环境优雅恬静,难得喧闹的宿舍会有如此宁静的书屋。”

笔者在小屋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所有人均表示自己已经不止一次来这里看书。“最可贵的是,小屋唤起了我读书的欲望,”东风七楼的贺同学表示,“这里的书都是精品,但选择太少了,希望以后能逐渐增加。”

这也正是辅导员们当下最苦恼的问题。

目前,拾光小屋的图书主要源自学校老师的捐赠。2012年12月,马俊杰副书记参观拾光小屋,向小屋捐赠了十余部自己的著作和近百本藏书。“但是毕竟只有老师的捐赠,图书来源较为单一。”潘航说。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协助小屋管理人员扩大图书来源,同时提高这个平台的知名度,以此来增加同学们交流的机会。

关于小屋未来的规划,王志凯有着自己的想法。目前小屋的功能尚未被完全开发,例如大家阅读、学习和课业讨论仍然习惯于在寝室或在图书馆进行。下一步他将会带领团队举办系列活动来提高小屋的影响力,吸引同学们参与到小屋的建设中,与小屋共同成长。“比如举办图书会、图书漂流等公寓成长辅导与服务的活动,让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留在这里,陪伴同学们度过属于自己的小屋时光;再比如设立读书会、沙龙等活动,为住宿同学提供便捷而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预约看校
  • 姓 名:
  • 男孩女孩
  • 手机号码:
  • 微信号:
  • 学历:
  • 意向国家: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