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9 11:01:22阅读:32
“面对同样优秀的学生——成绩单一眼望去全是A,SAT考分无可挑剔,我们如何选择?为什么录取A同学,而把B同学放入待定、甚至拒绝名单?”美国耶鲁大学前高级招生官劳伊德·彼得森对着大家眨了眨眼睛说:“B是优秀的学生,而A是优秀的申请人,优秀的学生不等于优秀的申请人,优秀的学生往往被拒绝……”
这里,先理清几个概念:在国内,“美国名校”、“美国一流高校”说法很多、概念杂乱。实际上,美国有4000多所高校,而本文涉及的是美国最顶尖的高校,即被行内称为“美国第一集团高校”——综合排名前10的院校。申请顶尖高校需要提交材料:个人情况简介、在校表现(包括成绩单、课外活动)、短文或个人陈述、推荐信(一封来自学生的升学指导老师,一到两封来自其他教师)。这10多页A4纸将在招生官的脑海中,迅速拼成一个“完整的你”。
如果你的父母没上过大学,没关系,告诉我们。
“如果你的父母没上过大学、没有上过高中,不要害怕!告诉我们这个事实!因为当我们知道,我们将遇到‘家族第一代大学生’,这总能让我们兴奋不已!”彼得森瞪大眼睛,对学生说。
无论是哈佛、耶鲁、斯坦佛,查看学生申请材料的顺序,第一步总是看学生的个人情况,主要查看3条:姓名、希望学习的大学专业、家庭背景,例如“约翰想来学计算机,他的父母都是计算机工程师”,以此初步“认识”学生。其中,顶尖名校特别看重“家庭背景”。为此,圈内还流传着申请顶尖名校的“家庭背景论”:顶尖名校不光看成绩,还要查三代!意思是,申请学生出身必须“非富则贵”,不然想进名校,难。这其实是严重误读!
“为什么顶尖名校看重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你申请学校,又不是你的父母申请学校。”彼得森解释,这个背景可以让招生官了解“完整的你”。
“如果你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甚至没念完高中,不要害怕!告诉我们这个事实!因为当我们知道,将遇到‘家族第一代大学生’,这总让我们兴奋不已!”他瞪大眼睛,对学生说:“试想,一个孩子,来自父母、祖父母都没上过大学的家庭,和另一个孩子,家里全是大学毕业生,两者意义大不同。后者的成长轨迹,我们这群招生官大致可以想象:每天的饭桌上讨论着升学、学术话题,这些孩子在2个月时可能就知道要去上大学、在2岁时就知道将来要上耶鲁!——我们招生官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可前者的饭桌上讨论什么,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无法想象。”
在顶尖名校看来,他们希望挖掘孩子获得优秀成绩的原因。“要知道,没上过大学的父母,给孩子的学术帮助极为有限,可他们却获得优异成绩,如何做到的?这让我们对孩子的潜力充满好奇。”
当然,“有一双没上过大学的父母,录取几率会提高”并非真理,彼得森补充,“如果父母都是博士,那也很好,告诉招生官!”他强调,面对招生官,一定要诚实,不要撒谎。因为如实说出的内容,说不定就有东西激起了招生官的兴趣,给你意想不到的加分。
太多优秀生无缘耶鲁哈佛,因为缺少“成就潜能”。
在基本“认识”学生后,招生官要查看学生的在校表现。鉴于顶尖名校的申请者成绩单几乎大同小异——全A、SAT高分,学生的课外活动成了拉开差距的砝码。
“20年前,我们希望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尽可能列满整整一张A4纸。那时强调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参与各类活动。但是,现在招生政策改变了,斯坦福再也不看长列表!”彼得森介绍,由于电脑普及,学生花更多时间上网,当然许多资料在网上的确触手可及。在这种情况下,常春藤高校希望看到学生“有重点”的课外活动。
现在,学校希望看到学生在中学期间参加2-3个活动,而20年前,要求10-12个。但是请注意,这2-3个活动必须有“连续的服务时间”。“很多学生的课外活动集中在12年级(美国高中是9-12年级,12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三),10年级、11年级的课外活动空白。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些孩子到了12年级,意识到马上要申请大学了,而学校需要这些——为了申请而参加课外活动……”彼得森无奈地摇头说,“美国高校对于申请人只有三种归类:拒绝、待定、录取,而这类学生顶多归入待定。”
此外,名校在评价学生的课外活动时,还有一条重要标准:观察学生是否有“成就潜能”。“有太多优秀的学生进不了耶鲁、哈佛,就因为缺少了一条:成就潜能。”彼得森介绍,这是名校招生的又一条“规则”。“成就潜能”主要有两项指标:头衔、影响力。
你曾拥有什么头衔,主席、组长、主编?当然,那些顶尖名校可不是“头衔狂热分子”,之所以看重这个,是因为这表明学生曾在某些活动中担起某些重责。第2点是“影响力”,学校关心的是,学生曾运用自己的才能,影响过多少人?曾给周围人、社区带去怎样的影响?”
“有学生告诉我,她唱歌很好,她的嗓音的确很美。我问她:‘你曾唱歌给谁听?参加过乐队,还是在社区表演?’她回答:‘没有!我只在洗澡时唱歌。’很遗憾,这不是我们要的,我们希望看到学生将能力付诸实践、造福社会,这是一种成就。”彼得森说。
推荐信不一定要“大牛”写,但一定要最了解你的人。
第三步,学校招生办要查看老师为学生撰写的推荐信。推荐信一般2-3封为宜,一封来自学生的升学顾问,此外可以来自任何老师。招生官通读之下,要查看3点:申请人是不是聪明的孩子?是不是足够成熟,可以应付海外生活?最后,高校希望从中了解学生的宗教、艺术、体育方面的修养,以此比对自身,查看自己是否能满足申请学生。举例来说,一名学生申请芝加哥大学,如果老师的推荐信中提到这孩子是个足球迷,招生官可能就不会招收这个孩子,因为芝大没有足球队。“学校如果满足不了申请学生,就担心把他们招来,他们会随时转学——在美国,转学是很普遍的。”
过了通读这一关,招生官会进一步寻找“3条线索”:
1、学习观念。学生是否是努力学习的孩子?这孩子周末在干什么?对顶尖名校而言,两个A等生,从全A的成绩单上看不出区别,但事情上,他们获得全A的过程却是千差万别,而正是不同的过程,往往决定了他们长大成人后千差万别的人生道路。言而总之,成绩只是表象。
2、学术好奇心。如果一个学生希望入读电子计算机专业,那么招生官会关心,周五下午这孩子会做什么?踢球,还是钻到车库里,倒腾收音机、集成线路板?他是否会去思考科技与历史的关系?招生官需要看到这个孩子是否有浓郁的学术好奇心。
3、成长空间。“作为大学,我们希望孩子4年后能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所以我们会在推荐信中寻找线索,预想他们4年、甚至更遥远的成长空间。”彼得森说。
在名校作出录取决定时,越是高层次的中学,他们对学生的评价越是举足轻重。在大部分美国学校的眼中,中国学生总是显得非常“神秘”:他们勤奋好学、成绩突出,然而过度包装的申请材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如何能在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名校招生官的青睐呢?
彼得森建议,学生邀请老师写推荐信,不一定要找“大牛”,先要自问:这老师喜欢我、了解我么?“建议学生去找最了解你的老师写推荐信,而不是找自己功课最好的那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因为后者可能会应付了事,这对学生而言,后果很糟糕。”彼得森强调,高校特别看中来自中学、中学老师的意见。“在所有申请材料中,有一份东西可以让学生从‘待定’升到‘录取’,从‘录取’变为‘待定’、‘拒绝’,这就是推荐信。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中学老师的推荐信?很简单,因为推荐信代表学术机构对学生的评价,而大学也是学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