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北大本科教学改革侧记

2015-12-10 09:28:17阅读:203

 

 

    北大留学预科https://www.liuxue114.com/beida/)报道:在总结北大长期教学改革的经验、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北京大学章程》为依据,北京大学提出了新时期本科教育改革的十六字方针——“加强基础,尊重选择,促进交叉,卓越教学”。

  以此为纲,北大正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着力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加强通识与专业基础

  多年来,北京大学的本科课程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建立了以主干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为代表的主干系列课程体系。

  2013级本科生戴维选修了通选课“四书精读”。在这门课上,她不仅听哲学系杨立华教授讲授经典,还要每周参与一节讨论课,与同学们分享阅读经典原籍的感想与体会。

  “四书精读”是北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建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采用经典阅读与教师或助教指导下的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对人类与社会根本问题的思考和研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讨论课上,大家的思维碰撞很活跃。我们需要背诵原文,虽然需要下一些功夫,但通过背诵,我们更能领会文字间的精神。”戴维说。

  除了通选课之外,北大更致力于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思想,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术能力。各院系着重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行模块化、分层次教学,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方向的模块化课程。

  物理学院将本科生专业课划分为核心课程、理论物理、应用物理等模块,当一个学生在修完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后,他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某一模块选修更多课程。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实验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北京大学现有10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力度,重点支持和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各院系也根据专业实际设置了实验实践课程或环节,如考古文博学院设有文物保护、博物馆、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和田野考古实习,中国语言文学系设有方言调查、古典文献和民间文学实习,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设有地质学综合野外实习、区域地质实习、地震学野外实习等,城市与环境学院设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等。

  “能读出青山的心事,也能听懂绿水的歌吟,这是地理人追求的至高境界。”城市与环境学院2013级本科生何毅鹏至今难忘在山西大同火山群进行地貌实习的经历。走出校园,走近名山大川,来到城镇乡野,北大人的课堂格外宽广。

  “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引领型人才的必备要素。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者是逐步递进和深入的,只有掌握了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将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有更多创新……我们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就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地空学院教授、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在专门召开的本科实验实践教学工作会上这样说。

  相互促进的第一和第二课堂、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平台、机会多多的国际合作与跨文化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北大对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进行全方位培养。

  尊重选择与自由发展

  张维加,北大元培学院2011届毕业生。本科四年期间,他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7篇,其中SCI与EI论文7篇。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直升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他又发表了3篇SCI期刊论文,并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为会士。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圳特区”,元培学院的设立集中体现了北大“尊重选择”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推进“低年级进行基础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和自主选择专业制度”的教学改革试验。

  在元培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的带动下,各专业院系也都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开学初,中文系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收到了一张特殊的卡片——“一对一导师”联系卡。原来,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中文系为每位同学配备一位导师,以一年为周期,对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徐梓岚同学的导师是吴晓东教授,她常常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吴老师进行沟通。通过和老师交流、参加同门研究生读书会等活动,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一对一导师”制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们笑言:“原来教授们这么平易近人!”

  多年来,院系之间加强合作,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择,学生学业综合评价体系为学生选择提供恰当、适宜的引导。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促进交叉与全面培养

  哲学系2012级的陈高源是“古典语文学”项目的学生。这个由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元培学院和艺术学院七大院系共同设立的项目打通文史哲外院基础课程,旨在实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培育人文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

  元培学院还设立了“古生物”“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等跨学科专业,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跨学科人才。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北大已逐渐探索并建立了包含学科大类培养、元培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学生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辅修双学位培养等模式在内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为北大优秀的本科生群体提供自主选择、公平竞争的机会。

  医学部医学英语专业的徐则枢正在修习艺术学双学位,在专业课学习之外,她享受徜徉在艺术世界中的愉快与充实。目前,北大共有16个院系设置了双学位/辅修专业,其中双学位专业19个,辅修专业21个,涵盖中文、历史、哲学、心理、经济、数学、计算机等各大领域,为学有余力的同学们提供多种选择。

  通过这些努力,北大正致力于逐步减少和打破院系之间的“壁垒”,真正从全面培养“人”和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从促进学科间合作交叉的角度,改进和完善各专业的培养方案。

  方法变革促卓越教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多样的课程体系给学生自由发展留出了充分的空间,而高水平教师的投入则是教学成果的有力保障。

  “初入燕园的第一节课,是唐孝炎院士为我们讲授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从臭氧空洞到光化学污染,从酸雨到水俣病惨案,讲解丝丝入扣,声音字字铿锵,激起了我对环境科学浓厚的兴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本科生周丽玮回忆道。

  在北大,还有很多像唐孝炎这样的院士、资深教授、教学名师、长江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教师都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为引导和鼓励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来,北大通过本科生科研、实习实践、读书班、讨论班、小班课、导师制等举措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而教学评估体系的引入,则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注入活力。

  作为最早一批实行“小班课教学”课程改革的院系之一,化学分子与工程学院选取本科生基础课程“无机化学”为试点课程,由高松、严纯华两位院士,张亚文、王颖霞等多位教授组成强大师资队伍,选课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组14至16人,每个小组由一位老师全程负责。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程中来:阅读文献、提出问题、报告、讨论……师生之间深入交流,良性互动。

  教与学的方法变革还体现在信息手段的融入。2013年9月以来,北大在国内外平台上推出50余门慕课课程,涉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信息手段,如翻转课堂等混合或杂化教学模式来变革校园内的教学。

  “大师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高水平教师的倾情投入和多样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为北大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指出,北京大学要建立有“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教育体系,改变以知识和学科为中心的观念,改变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真正使教师成为学生和人类伟大智慧之间的心灵媒介,真正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

  “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之社会”,在探索培养时代领军人物之道的实践中,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进程中,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率先实践中,常为新的北大人始终为人先、依然在路上。

预约看校
  • 姓 名:
  • 男孩女孩
  • 手机号码:
  • 微信号:
  • 学历:
  • 意向国家: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